合阳乡村振兴学堂
首页» 合阳乡村振兴学堂» 现场教学» 林下食用菌托起群众致富梦
 

林下食用菌托起群众致富梦

——韩城市西庄镇柳村林下产业发展典型材料

来源:   作者:   发布日期:2020-11-26     浏览次数:

     

韩城市位于陕西省东部黄河西岸,关中盆地东北隅,素有七山一水二分田之称,缺乏农业发展最基本的自然条件,在这样的大背景下,韩城市按照一镇一园区、一村一产业谋划布局,培植起一大批特色农业产业,西庄镇柳村种植的林下大球盖菇就是其中之一。2014年,韩城市以生态文明为抓手,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大力实施北林工程建设,在西庄镇柳村栽植以杨树为主的绿化苗木1000余亩,有效改善了区域生态环境,正是基于此,让柳村走上了一条林下淘金的辉煌大道。2016年,为探寻产业脱贫路径,西庄镇柳村开始在林地里寻找商机,经过几番考察、试种,最终确定种植林下大球盖菇,并成立了柳村林下种植专业合作社,建成林下食用菌种植基地500亩,最终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产业扶贫新路子。

一、产业发展现状

西庄镇柳村位于韩城市城区以北,地势平坦,交通便利,拥有森林资源1000余亩,共有4个村民小组,现有人口2971047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1033人。2017年,在林地试种大球盖菇成功的基础上,西庄镇紧紧围绕脱贫攻坚目标,狠抓产业扶贫,依托柳村林下种植专业合作社,集中连片种植大球盖菇500亩,辐射带动全镇311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参与产业发展。同时,还为贫困户提供50个就业岗位,为临近8个村42户贫困户提供30亩创业实验种植基地。据初步估计,该项目实施1年后,人均增收5000元。

二、具体做法

(一)广泛调研,因地制宜选产业。2014年,韩城市的北林工程让柳村千余亩土地变成了林地,如何发挥林地经济最大效益,让村民从中得到实惠,柳村村两委开始在这上面动心思,带领村干部到处考察林下经济作物,率先锁定苦参、苦荞这两种管理粗放、易存活的经济作物,可经过试种后都没有成功。随后,又带领村干部到山东菏泽调研药用菊花种植,途径河南辉县时,意外发现林下种植大球盖菇市场前景好、经济价值高。于是又到安康城关镇、汉中洋县等生产基地实地考察,这才知道大球盖菇是世界粮农组织面向发展中国家推荐的十大菇类之一,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和多糖等营养成分,能治疗或改善人体多种疾病,具有素中之荤的美称,在国际市场供不应求。于是,将柳村的林下土壤取样送检,再把数据送给专家研判,结果柳村的林下土壤环境非常适合大球盖菇生长,这更坚定了柳村村两委种植大球盖菇的决心和信心。

(二)试点种植,连片开发成规模。抱着不能让群众跟着冒险的心态,2016年底,柳村村主任在林下开辟了三分试验田,半年后,这三分试验田亩产达4000斤,按市场平均价格5元计算,这三分地长一茬菇就可收获4000余元,大大超出了预期目标。试种成功了,如何做大做强成为面临的最大问题。柳村成立了林下种植专业合作社,鼓励群众入社,推动产业发展,攻克了万事开头难的瓶颈。同时,为放大扶贫资金使用效益,村两委积极与镇党委政府沟通协商,由西庄镇政府整合全镇扶贫资金以镇城投公司与合作社一同入股柳村林下绿色循环经济基地。其中西庄镇城投公司(代贫困户)出资417万元,持股40%;柳村林下种植专业合作社出资527万元,持股50%;水利设施投资归集体所有,折价110万元,持股10%。通过扶持本地特色产业带动财政增收、企业增效、农民脱贫致富,初步形成了龙头企业+城投公司+专业合作社+农户+贫困户的生产发展方式。2017年,西庄镇按照多方携手、互利共赢的发展思路,先期流转500亩土地,由柳村林下种植专业合作社主导经营,西庄镇城投公司整合扶贫资金参股,韩城市秦沐农业有限公司负责技术支持和兜底销售,共同发展柳村林下循环绿色经济基地,优势的林业资源与市场得到了有效结合。基地一期建设以种植、初加工为主,二期计划提升产品附加值,在食用菌研发、推广、深加工上做文章,辐射带动更多的村庄发展种植。

(三)匠心营造,绘就致富新蓝图。林下循环经济只是村集体发展走出的第一步,柳村通过梳理各方优势,还有更长远的设想。一是做大特色产业。组建柳村大球盖菇农民发展协会,吸收周边乃至全镇和全市的贫困户以及广大有意愿的农户发展菌菇产业,协会具体负责技术、供销、金融贷款等一条龙服务,农民只需要按照协会的安排和指导,做好日常管护工作,便可享受客观的收益。二是科技支撑产业。与中国科学院西北生物农业中心、陕西省微生物研究所、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等建立合作,聘请了一批食用菌方面的专家教授为柳村提供技术咨询指导和技术力量。在种植大球盖菇的基础上,实验研发种植林下灵芝、黑木耳、香菇、地软、灰树花等十多个品种菌类,规划建设全产业链的深加工体系,打造制菌、种植、加工、销售的产业完整链条,实现精致化发展。以基地为中心,建立了职业农民培训中心,每年技术培训10余场次,受训人数达到1500人次,起到了示范带动作用。三是示范带动效果明显。通过柳村大球盖菇产业一年来的发展带动,目前昝村种植林下平菇100余亩,泡泉、楼枝种植羊肚菌10余亩已喜获丰收,未来三年将发展辐射到西庄镇70%的贫困村,使有一定发展能力的贫困户实现增收脱贫,打造一条可持续发展的产业扶贫致富路。同时规划以林下菌业为主,通过将部分地块划分成小块,吸引城里人承包种植,村里亦可代为管理,发展体验农业。修建林下栈道,在林下打造各类菌菇卡通造型,大力发展亲子游、体验游,提升林下产业附加值。

三、贫困户嵌入机制

集体经济有了发展,如何更好的创造良好社会效益,西庄镇柳村围绕助推脱贫攻坚,采用土地流转、就业带动、创业带动、兜底分红等多种方式,积极吸纳贫困群众参与产业发展,分享产业红利,变输血式扶贫为造血式扶贫。

一是土地流转受益。2017年,西庄镇与农户及贫困户签订了一式三份的土地流转协议,以每亩50元的土地流转价格,在柳村流转林地500亩,涉及农户133户,其中贫困户8户。谈到土地流转,柳村村民王建军高兴地说,做梦也想不到我们村的这几百亩林地还能收上租金,变成活资源。

二是就业带动受益。种植500亩的大球盖菇开辟了大量的就业岗位,依托基地,西庄镇柳村专门为建档立卡贫困户提供了50多个就业机会,每个工作日薪水不少于80元,并对有意愿来基地打工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分期分批地进行重点培训,使其掌握一项或多项专业技能。2017年至今,共有157人在基地打工,共发放工资60余元,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25人在基地长期务工,有效的激发了勤劳致富的内生动力。

三是创业带动受益。为鼓励有劳动能力、有产业发展意愿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在家门口自主创业,西庄镇柳村为柳村、塬村、薛庄、寺庄、许庄、沟北、上甘谷、解老寨8个邻近村42户贫困户132人提供了30亩创业实验种植基地,按照贫困户个人意愿,每户贫困户可以认领0.5亩实验田,实验田由基地统一指导管理,贫困户自主经营,基地统一购销。

四是入股分红受益。实现全镇311户贫困户分红全覆盖,扶贫资金的收益,按照每年50%收益用作分红分配,分红资金不低于扶贫资金的8%,每年每户兜底分红1000元;剩余50%的收益,建立保障基金,用于基地创建实验田、新品种研发、技能培训、精准扶贫户临时应急救助等。

四、经验启示

(一)调研论证是发展产业的基础。发展产业,不能盲目照搬复制,更不能强行移植,看什么产业就发展什么产业,最后形成同质化竞争,导致产品滞销,不仅贫困户挣不到钱,也打击了他们脱贫致富的信心和决心。因此,必须在调研论证上做足功课,用长远的发展眼光来定产业、施项目,才能使产业扶贫更具特色,更有优势,使贫困群众真正通过参与产业发展实现稳定脱贫。

(二)因地制宜是发展产业的关键。实施产业扶贫,必须立足当地资源禀赋、交通区位、产业基础等比较优势,因地制宜找准产业扶贫的突破口,有针对性地谋划产业布局。西庄镇柳村正是坚持从村情出发,依靠当地的自然资源,紧盯市场前景,找准了一条特色林下产业发展之路,实现了村级集体经济的积累,构建了可循环的生态系统,美化了农村环境,逐步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现代农村田园综合体。

()基层党建是发展产业的保障。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贫困群众能否脱贫致富,在一定意义上,关键在于是否有一个坚强的能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基层党支部和一个好班长。西庄镇柳村两委班子在谋划产业之初,充分发挥基层支部领导核心作用,多方调研,最终选定了大球盖菇产业,在培植产业过程中,村两委班子又率先垂范,主动参与大球盖菇基地建设。也正是因为有着这样一支真心实意为民服务的基层干部队伍,才形成了当前脱贫攻坚的良好局面。